首  页
新闻中心
走进中宁
权威发布
领导之窗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  首页 -> 专题 -> 加快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
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 海原幸福社区4404名移民的“幸福答卷”
2025-07-28    

  “幸福社区作为全县规模最大的易地劳务移民安置区,自2019年建成以来,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、民生托底的民族团结进步新路径。”7月25日,海原县海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。如今,这个承载着1064户4404名各族移民群众从山区到城镇跨越梦想的社区,正实现从“稳得住”到“能致富”的跨越式发展。

  幸福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通过教育、医疗、就业“三保障”体系,彻底解决了移民“后顾之忧”:教育方面,2所小学和1所幼儿园实现适龄儿童100%入学,重点高中录取率较搬迁初期提升65个百分点;医疗方面,建立“家庭医生+分级诊疗”机制,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全覆盖;就业方面,开展订单式培训,脱贫户人均收入达17500元,较2019年增长2.5倍,390余名移民通过“家门口就业”实现增收。   

8139372_f4248bf7-8e48-461f-8655-02d74d57e67b.jpeg

在社区食堂吃饭的老人们。

  社区创新推出“助学传帮带”模式,以宁夏大学学生马小慧家庭为代表的105户“助学示范户”,通过经验分享带动社区形成重教风尚。目前社区已培养大专以上学历300余人、中专130余人,教育成为移民家庭代际跃升的重要通道。

  每天傍晚,由社区会议室改造的南溪书院总会飘出阵阵墨香。书院针对不同年龄层设置课程——少年班学楷书打基础,成人班练隶书强功底,老年班习行书养心性,累计开设寒暑假班6期、长期班1个,125名学员从“零基础”成长为“小能手”;同时,学员化身“志愿服务队”,连续两年春节联合文联、书协开展“春联进万家”活动,现场创作、免费赠送,累计送出春联16000余副、福字16000余个,覆盖乡镇、社区、工厂等12个点位。

  书院还延伸服务链条,针对社区妇女、残疾人等群体需求,打造“幸福绣坊”非遗传承平台:邀请本地非遗传承人教授刺绣、编织技艺,开设“周末课堂”;与企业合作对接订单,将绣品、编织品转化为商品,目前已带动30余名妇女、15名残疾人及家属实现“居家就业”,月均增收800元至1500元。

  学员的努力结出累累硕果,去年,李广发、张博瑞等学员的作品入展县里举办的书画展,张丽获全市第三届书法临摹展二等奖……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学员的肯定,更让幸福社区的文化品牌走出社区、走向全县。社区居民张彤感慨:“以前总觉得‘文化’离咱移民远,现在南溪书院让我们成了‘文化人’,连外县的人都来参观学习!”   

  “端午学的粽子、春节教的油香,现在都成了我家待客的拿手活。”在东乡族居民马艾乃斯家,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已融入日常生活。社区以传统节日为载体,打造“我们的节日”品牌活动:春节“百家宴”汇聚多民族美食,端午“粽艺比拼”成为妇女交流平台,中秋节举办的“故事会”让山乡记忆转化为共同情感。“今年‘三八’节组织的‘民族服饰秀’活动,吸引136名各族妇女展示传统服饰技艺。”海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说。    

  “幸福社区的名字,不仅是‘生活幸福’,更是‘各民族共同幸福’。”社区驻村第一书记仇建国说,社区将继续以“南溪书院”为阵地、以“移民融入”为重点,推动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像“石榴籽”一样紧紧抱在一起,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劲的“团结动能”。(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段春 文/图)(来源:宁夏日报客户端)


运营单位:中宁县融媒体中心

联系电话:0955-5035386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955-8737187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210007

邮箱:znrmtzx@163.com

备案号:宁ICP备18000997号